寿光市九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专业智能温室、生产型温室园区规划设计整体解决方案专家

  • 李经理: 13964620707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0536-5851887

13964620707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温室指导 >> 浏览文章

连栋玻璃温室设计建造要点,了解一下!

文章出处:来源百度搜索       发表时间:2022/8/16 9:02:56 

随着温室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型连栋玻璃温室已成为现代化温室的发展趋势之一,具有温室单栋面积大、设计建造水平高、管理方法先进等特点,并在保障人们对高品质、安全健康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设计、安装建造标准与其他温室相差较大,梳理了连栋玻璃温室的设计建造过程的各个要点,让大家了解一下。

玻璃温室.png

  1.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1透光性能
  温室透光率越高,其光热性能越好。温室透光率受温室覆盖材料透光性能和温室骨架阴影率等因素的影响,而且随着不同季节、不同时刻太阳高度的变化,温室的透光率也在随时变化。一般玻璃温室的透光率在60%—70%。
  1.2.保温性能
  温室围护结构覆盖层的保温性指标与温室整体保温性能的指标是衡量温室保温性能的两个指标。衡量覆盖层保温性优劣的指标是传热系数和传热阻。传热系数单位为W/(m2·K),其数值越小表明覆盖层的保温性越好。传热阻是传热系数的倒数,单位为(m2·K)/W,其值越大,覆盖层保温性越好。一般温室单层覆盖材料的传热系数在6.2W/(m2·K) 以上 [ 传热阻在0.16(m2·K)/W以下],依靠在室内增设保温幕的措施,可使温室覆盖层的传热系数降低到3—4.8 W/(m 2·K)[ 传热阻0.21—0.33(m2·K)/W]。温室整体保温性能可采用冬季夜间不加温情况下,可维持的室内外温差来评价。一般单层覆盖情况下,温室大约可维持 2—5℃的室内外温差;依靠增设保温幕等保温措施,可使室内外温差提高到 4—8℃。
  1.3.温室的耐久性
  影响温室耐久性的因素除了温室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外,还与温室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有关。设计温室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与出现*风、雪荷载的再现年限直接相关。根据GB/T 51183-2016《农业温室结构荷载规范》要求,一般玻璃温室使用寿命在 20 年左右,要求设计风、雪荷载用20年一遇的*荷载。


玻璃温室.png

  2.设计建造要求
  温室的设计与建造应该使其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使用、正常维护)、在规定的时间内(标准设计年限),完成预定的功能。
   2.1功能和环境的要求
  温室的平、剖面应该根据功能的需要建造,根据功能把温室分为生产性温室、科研试验性温室和观赏展览温室等类型,各种温室平、剖面的设计都有所不同。
  2.2.可靠性要求
  温室在使用的过程中,结构会承受到各种各样的荷载作用,如风荷载、雪荷载、作物荷载、设备荷载等。正常使用时,在这些荷载作用下结构应该是可靠的,即温室的结构应能够承受各种可能发生的荷载作用,不会发生影响使用的变形和破坏。
  2.3.耐久性要求
  温室内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光辐射强烈、空气的酸碱度也较高,这些都将影响温室的耐久性。在温室建造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温室在标准设计年限内,材料的老化、构件的腐蚀、设备的老化都应该在规定的范围内。
  2.4内部空间要求
  温室的平、立、剖面设计过程中,应该为不同用途的温室所需的不同配套设备、设施以及不同的生产操作方式提供满足要求的空间。
  2.5建筑节能要求
  通过合理的构造,降低屋面和墙体的传热系数,增加透光率,使温室*限度地吸收太阳能,并减少内部热量的流失,最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温室内部的热量会通过基础向室外传递,因此在基础构造上要求尽量隔热,减少温室内热量的损失。夏初之前和夏末之后主要通过侧窗和天窗的自然通风来降温并改善内部环境。

玻璃温室.png

  3.温室建筑设计
  3.1设计依据
  温室设计依据需考虑以下6点:
  ①温 室 的使用功能,作物的农艺要求;
  ②人体操作空间与植物种植空间的需求;
  ③配套设备尺寸和必需的空间要求;
  ④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的环境要求;
  ⑤当地的地质勘探报告和地形图;
  ⑥相关温室标准:《温室通用技术条件》Q/JBAL 1-2000,《农业温室结构荷载规范》GB/T 51183-2016,《连栋温室结构》JB/T 10288-2001,《温室电气布线设计规范》JB/T 10296-2001,《温室控制系统设计规范》JB/T 10306-2001,《温室通风降温设计规范》GB/T 18621-2002,《湿帘降温装置》JB/T 10294-2001 等。

   3.2场地选择
  选择温室建设地点,主要考虑气候、地形、地质、土壤,以及水、暖、电、交通运输等条件。
  3.2.1气候条件
  主要考虑气温(对冬季所需加温以及夏季降温的能源消耗进行估算)、光照(光照度和光照时数)、风速/风向/风带分布、雪载、冰雹、空气质量等气候条件。
  3.2.2地形与地质条件
  对于建造玻璃温室的地址,有必要进行地质调查和勘探,避免因局部软弱带、不同承载能力地基等原因导致不均匀沉降,确保温室安全。
  3.2.3土壤条件
  根据土壤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选择施肥效果好,土壤的团粒结构好、渗透排水能力快、以及透气性好的土壤。
  3.2.4水、电及交通
  要避免将温室、大棚置于污染水源的下游,同时,要有排、灌方便的水利设施。对于大型温室 而 言,特别是有采暖、降温、人工光照、营养液循环系统的温室,应有可靠、稳定的电源,以保证不间断供电。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应避开主干道,以防车来人往,尘土污染覆盖材料。
  3.3单体设计
  3.3.1规模和外观
  一般来讲,对于常规温室,从温室通风的角度来考虑,自然通风方向尺寸不宜大于40m,单体面积宜在3000—5000m2;机械通风温室进排气口距离宜小于60m,单体建筑面积一般在6000—10000m2。如果所需温室面积大于以上数据,可以分为若干单体,采用走廊相连,呈“工”或“王”字型等布局。半封闭温室可以采取在温室两端棚头布置强制送风系统(高压风机加风道),开间方向*尺寸可以达到250m,适合大规模单体温室,面积一般在7500—100000m2。生产性温室的规模较大,面积可达3000—100000m2;科研温室的规模较小,一般500—3000m2。

玻璃温室.png

  3.3.2平面单元的划分
  在温室总体规模确定的基础上,需根据种植作物、环境、设备、管理、观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对温室平面进行各单元分区。生产温室一般根据栽培植物的品种分区;科研实验温室则应根据不同实验的需要进行单元的划分。
  3.3.3空间尺度的确定
  根据温室的不同功能确定温室内的空间尺度。如生产性温室应当结合栽培方式进行平面和空间尺度的设计。若采用露地栽培,则应根据植物的行距、方向以及管理操作要求的空间来确定温室的平面尺寸,同时还应考虑机械耕作设备的操作空间,合理的选择温室内部的柱距和净高。若采用栽培床架,则应根据栽培床架的宽度和布置方式以及人行走道的设置来确定温室的开间和进深,使温室面积得到*限度的利用。


PS: 本站涉农技术性文章和图片均来自与互联网,并未做任何商业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并删除更换。 上一篇: 日光温室顶风口设置与改进创新    下一篇: 温室大棚环境调控都需要哪些专用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