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蔬菜园地 >> 浏览文章
黄瓜花打顶又叫花抱头,是棚室黄瓜生产常见的一种生理障碍。
典型症状
通常表现为生长点附近的节间缩短,没有心叶形成而出现雌雄杂合的花簇,呈花抱头状。花打顶多发生在结果初期,对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发病原因
1、高温干旱或低温、短日照:随着室外气温不断升高,温室内白天气温高达35℃以上,夜间高达18℃以上,高于黄瓜白天生长适温25—30℃。植株同化作用受阻,呼吸消耗加快,植株蒸腾与土壤水分蒸发加剧,使土壤湿度小于80%。此时浇水不及时或补水量不足,植株正常发育过程就会缺水早衰,造成花打顶。同时,盛瓜期正处于自然界的低温短日照期。棚室白天虽易升温,而夜间很难保温,很容易突破最低适温,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出现花打顶。
2、营养供应不均:植株生长前期大量施入未腐熟的农家肥或过多化肥做底肥。植株根系扎到肥料层时,因施入的肥料随着温室内气温和地温的升高而发酵,短时产生热量较多,导致烧根现象,而出现花打顶。植株生长到结果盛期,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且果实吸收量占总吸肥量的50%—60%,产量越高,消耗的养分越多,造成营养供应不良造成花打顶。此外,后期有些菜农只关心瓜的生长,却忽视了秧蔓的正常管理,舍不得投入造成水肥供应不足,植株迅速衰老,出现花打顶。
3、光合产物影响:冬季日光温室生产由于受低温、寡照的影响,黄瓜植株生长势较弱,以及生产中出现的病害、虫害、药害等原因造成的叶片损伤,使叶片这一植物的同化器官变小、变弱而直接影响到植株光合产物的形成,从而导致到植物营养不良出现花打顶。同时后期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产量大幅度提高,昼夜温差逐渐变小,同化作用的光合产物主要输送到果实中,回流到根系的养分减少,新根再生能力减弱,吸收能力降低,根系衰老加快,养分供应不足,最终造成花打顶。
防治措施
1、温度管理及光照调整:温度对花打顶影响极大,尤其是低夜温。因此在黄瓜出苗至10片真叶展开期间,应尽量保持棚室内气温在15℃以上。提早育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9月下旬育苗可基本保证生长前期处于夜间15℃以上的条件。寒冷季节白天棚温保持25—32℃,超过28℃放风,前半夜保持20—16℃,后半夜保持15—12℃,当遇大风降温天气,可人工补温。如运用电热线、可移动的热风炉、不冒烟的玉米芯、木炭火盆等方式达到增温目的。
光照调整可通过选择合理的棚体结构,先用消雾无滴膜,保持棚膜洁净等方式提高透光率。在阴雪天气选用补光技术,如:在棚室内后墙前张挂反光幕、用电灯照明1~2小时进行人工补光等。
2、肥水调控:一般生产1000千克黄瓜约需吸收纯氮2.8千克、磷1.3千克、钾4.1千克,其比例为1:0.5:1.5。根据产量计算出施肥总量,进行施肥。施肥应坚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微肥合理搭配的平衡施肥原则。一般亩施有机肥5 000—10 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00~150千克。2/3施底肥、1/3施追肥,多次少量,即能满足植株生长需求。又不致引起徒长。
3、植株调整及合理用药:植株调整:保持7~8节以下不留瓜,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株高30—35厘米,用塑料绳吊蔓,适时落蔓,使龙头离地面始终保持1.5—1.7米,同时除去老黄叶片。深冬季节对瓜密,易坐瓜品种适当疏去部分幼瓜和雌花。—旦出现花打顶,应及时采收成熟瓜和未成熟瓜,长势强的可留1-3个太瓜,长势弱的应全部摘除。以抑制生殖生长迫使养分向营养生长部位转移。
合理用药:在病虫害发生初期,一是及时防治。二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三是正确掌握施用技术,严格按规定浓度用量配药做到科学合理混用。四是尽量避开植株耐药弱时期用药。一般苗期、花期易产生药害,需特别注意。五是避免在炎热中午施药。
【九合农业】
专业规划、设计、建造各类农业观光园区、生态餐厅、智能温室、日光温室、连栋温室、拱棚等工程。九合农业工程案例遍布全国;
公司生产销售各类大棚型材、骨架、覆盖材料、保温材料;
培训,外派育苗、种植管理等技术员。
公司官网:www.jhjizhi.com
培训网站:www.haowenshi.com
电话:0536-5851887
手机:13964620707
13053686026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