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九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专业智能温室、生产型温室园区规划设计整体解决方案专家

  • 李经理: 13964620707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0536-5851887

13964620707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蔬菜园地 >> 浏览文章

茶黄螨在辣椒上的发生与防治

文章出处:来源百度搜索       发表时间:2025/4/27 8:32:45 

茶黄螨是一种体型微小但危害严重的农业害虫,广泛分布于全球多个地区。其寄主范围广,尤其对茄科作物如辣椒、茄子和番茄等具有显著威胁。茶黄螨通过刺吸植物汁液,导致植株生长受阻、叶片畸形、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造成减产绝收。本文将从茶黄螨的生物学特性、危害特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科普介绍,为辣椒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3a152354324d69b0721022909c623f92.png

一、茶黄螨的生物学特性

茶黄螨属于蜱螨目跗线螨科,成螨体长仅0.2毫米左右,肉眼难以观察,需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清晰辨识。其体色淡黄至半透明,雌螨略大于雄螨。茶黄螨繁殖速度快,在适宜条件下(温度25-30℃,相对湿度70%-80%),完成一代仅需5-7天。若螨和成螨均能危害植株,尤其偏好幼嫩组织,如新叶、嫩梢、花蕾及幼果。

023b5bb5c9ea15ceb730028cb6003af33b87b25d.png

二、茶黄螨对辣椒的危害特征

茶黄螨以刺吸式口器取食植物细胞液,破坏叶片、茎秆和果实表皮组织。辣椒受害后主要表现出以下症状:

1. 叶片受害
初期叶背出现黄白色小斑点,逐渐扩展为褐色斑块,叶片增厚、变硬,叶缘向下卷曲。严重时叶片皱缩呈“油纸状”,光合作用能力显著下降。

2. 新梢与顶芽受害
嫩梢生长点受损后停止生长,顶芽枯萎,植株呈现“秃顶”现象,分枝减少。

3. 花蕾与幼果受害
花蕾受害后易脱落,幼果表面出现褐色木栓化斑块,果实膨大受阻,后期易畸形或开裂,商品价值降低。

由于茶黄螨个体微小且多藏匿于叶背或芽缝中,早期危害易被忽视,待症状明显时往往已造成较大损失。

d2f578408d549bc4de9278c3786f86ea.png

三、茶黄螨的发生规律

1. 发生条件

茶黄螨喜温暖湿润环境,在南方露地辣椒种植区,5-9月为高发期;北方设施栽培中,若棚内通风不良、湿度偏高,则全年均可发生。连作田块、种植密度过大或田间杂草丛生的地块发生风险较高。

2. 传播途径

茶黄螨可通过以下途径扩散:

自然迁移:成螨随风或农事操作近距离传播。

人为传播:携带螨虫的种苗、工具或衣物等。

交叉感染:邻近地块的茄科作物或杂草(如龙葵、曼陀罗)可能成为虫源。

326efedd34fad6d604c30ed86f347a4c.png

四、综合防治措施

针对茶黄螨的防治需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结合农业管理、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降低其危害。

1. 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残体和落地果,减少虫源栖息地。

合理轮作:与非茄科作物(如豆类、玉米)轮作,阻断茶黄螨食物链。

优化栽培管理:控制种植密度,避免氮肥过量,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采用滴灌或膜下灌溉,降低田间湿度。

342ac65c103853430012d5889313b07ecb8088be.png

2.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田间自然存在的捕食性天敌(如钝绥螨、草蛉)可抑制茶黄螨种群。减少广谱杀虫剂使用,避免杀伤天敌。

释放天敌:在茶黄螨发生初期,按每亩5000-8000头的密度释放加州新小绥螨或巴氏新小绥螨,可持续控制虫口密度。

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需注意适时用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药性产生。

药剂选择:可选用对成螨和若螨均有效的杀螨剂,如30%乙唑螨腈悬浮剂(2000倍液)、20%螺螨酯悬浮剂(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

施药技巧:重点喷施叶背、嫩梢和花蕾等部位,确保药液均匀覆盖;高温季节选择清晨或傍晚施药,避免药害。

26e24035788d6583a213035dedf49409.png

五、注意事项

早期监测:定期检查田间植株,尤其是新叶和幼果,发现少量受害症状时立即采取防治措施。

安全用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前7-10天停止用药。

抗性管理:避免连续使用同一作用机理的药剂,可交替使用触杀型与内吸型杀螨剂。

1349c649367ba519a4a81da9692e17e3.png

茶黄螨虽个体微小,但其对辣椒生产的威胁不容忽视。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利用天敌资源,并结合科学用药,可有效控制其发生与蔓延。种植户需提高对茶黄螨的识别能力,做到早发现、早防治,从而保障辣椒产量与品质,实现稳产增收。

PS: 本站涉农技术性文章和图片均来自与互联网,并未做任何商业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并删除更换。 上一篇: 西瓜种植藤蔓管理技术与整枝压蔓方法解析    下一篇: 苦瓜种植指南:播种时间与种植环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