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九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专业智能温室、生产型温室园区规划设计整体解决方案专家

  • 李经理: 13964620707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0536-5851887

13964620707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蔬菜园地 >> 浏览文章

草莓立体栽培概况

文章出处:来源百度搜索       发表时间:2022/8/29 8:36:57 
    立体栽培也称垂直栽培,是在尽量不影响地面栽培的前提下,通过竖立起来的栽培柱或其他形式作为植物生长的载体,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的1 种无土栽培方式。主要种植一些矮秧类作物如生菜、草莓等,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3 ~ 5 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 ~3 倍。20 世纪60 年代,立体无土栽培在发达国家首先发展起来,美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研究开发了不同形式的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我国自20 世纪90 年代起开始研究推广此项技术。草莓属于浆果类作物,其果实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草莓立体栽培在日本、美国、西班牙、比利时和荷兰等国家均占有一定比例,是草莓设施栽培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解决重茬问题、减少土传病虫害等优点,经济价值和观赏性均较高,草莓立体无土栽培已成为设施园艺的一个亮点,其中观光采摘深受人们的喜爱,也为农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立体栽培.png

1 草莓立体栽培的优点
1. 1 节约土地
    传统模式的草莓栽植密度为12 万~ 15 万株/hm2,改用立体栽培模式后,栽培总量可达40. 5 万~ 45. 0 万株/hm2,相当于传统平地栽培的3 倍,节约土地2 /3 以上,产品产量是原来的3 倍。
1. 2 改善植株发育
    草莓生长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常发生连作障碍。而采用立体无土栽培,可按要求任意选配基质和营养液,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同时可根据草莓的生理特点和各阶段生长对水肥的需求,调节营养液浓度,使草莓生长发育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1. 3 方便操作

    立体式栽培的草莓,便于采摘果实,降低了劳动强度。


草莓

 
2 草莓立体栽培的主要形式
2. 1 传统架式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利用3 ~ 4 层分层式框架,在框架上放置栽培容器,在容器内种植草莓的1 种栽培技术。这个分层式框架主要分为A 字型和阶梯形2 种。栽培架要按照南北向排放,为保证光照条件和减少遮光,排放时应选取适当的栽培架间距。架式栽培包括基质栽培和水培2 种形式。以A 字型栽培架栽培( 图1) 为例。A 型栽培架主体框架为钢结构,左右两侧栽培架各安装3 ~ 4 排栽培槽,层间距40 cm,距地面0. 45 m,最高处1. 3 m,栽培架宽1. 2 m 左右; 栽培槽一般用PVC 材料制作,直径为20 cm; 立架南北向放置,各排栽培架间距为70 cm。该形式操作方便,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单位面积栽培架上栽培的草莓数量是平地栽培的2 倍,产量比原来提高1. 6 倍。

A 字型栽培架栽培图

2. 2 改良架式栽培技术
  对传统的A 字型栽培架进行了改进,改良后的栽培架栽培包括以下3 种形式:

2. 2. 1 移动式立体栽培草莓技术

    移动式立体栽培装置主要包括栽培架、栽培槽、导轨、两端带有滚轮的支撑轴和传动机构。栽培槽固定在栽培架的两边,2 根导轨固定在温室地面上,2 根支撑轴安装在栽培架下方,滚轮与导轨配合并在导轨上运动,传动机构驱动支撑轴转动。支架采用600 mm × 400 mm 的方钢焊接而成,为矩形,每个栽培架上安装2 ~ 4 排栽培槽,槽直径为25 cm。通过滑轮使栽培架进行左右平行移动,空出人行通道。采用该装置不仅可以使草莓植株充分地接受阳光,提高果实品质; 还可以使温室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草莓

2. 2. 2 开合式立体栽培草莓技术

    开合式立体栽培装置包括支架、栽培架、定植槽转动主轴、减速电机和曲柄连杆机构。支架用于将整个立体栽培装置支承在地面上,支架的上端通过滑动轴承与栽培架铰接,定植槽安装在栽培架上,转动主轴和减速电机安装到支架上,曲柄连杆机构的一端与转动主轴连接、另一端与栽培架铰接。草莓植株正常生长时,栽培架处于倾斜展开状态,倾斜角度为55 ~ 65°; 当进行管理和采摘时,通过调整栽培架角度使其处于垂直收拢的状态。采用该装置不仅可以使草莓植株充分采光,还可以充分利用温室栽培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经济效益。


PS: 本站涉农技术性文章和图片均来自与互联网,并未做任何商业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并删除更换。 上一篇: 无土栽培风头旺,栽培技术初级攻略了解一下!    下一篇: 菜农长期忽略的“钙元素”,农作物补钙为何如此重要